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(tǒng)糕點之一,中秋節(jié)節(jié)日食俗。合家分吃月餅,象征著團圓和睦。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于中秋節(jié)所食。據(jù)說中秋節(jié)吃月餅的習俗始于唐朝。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,后流傳到民間,當時俗稱"小餅"和"月團"。發(fā)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喜愛的節(jié)令食品。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,又發(fā)展出廣式、京式、蘇式、潮式,滇式等月餅,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?,F(xiàn)如今隨著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發(fā)展,各式網(wǎng)紅月餅層出不窮:小龍蝦月餅、腌篤鮮月餅、鮮肉月餅等等。面對品類如此繁多的月餅,如何挑選美味又健康的月餅呢?
小編整理一份選購指南,快來收藏吧!
一、不看包裝是否華麗,看身份是否齊全
很多月餅在包裝上大做文章,其實高檔包裝并不代表高檔月餅。許多包裝豪華,價格昂貴的月餅品質未必好,過度包裝反而還造成了資源浪費。
相比而言更為重要的是包裝上承載的信息,也就是"食品標簽"。食品標簽可謂是食品的"身份證",一個正規(guī)的廠家的產(chǎn)品一定會清清楚楚的標注食品各方面的信息:
1. 生產(chǎn)企業(yè)全稱及詳細地址是否標注清楚;
2. 產(chǎn)品執(zhí)行標準是否明確標識;
3. 配料表、凈含量等指標是否明示;
4. 生產(chǎn)日期及保質期或保存期是否標明;
5. 包裝盒是否完好無損,看單塊月餅包裝是否完好。
二、起酥油、氫化植物油的月餅盡量避免
食品標簽中有一個很重要的"板塊"一定不能忽視,那就是配料表!自從2013年1月1號的GB7718《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》實施以來,國家規(guī)定所有包裝食品的配料都得明明白白的向消費者展示出來,且按照使用量由多到少的順序逐一展示,這給了消費者充分的知情權,了解這個產(chǎn)品究竟是什么做的。
總體而言,月餅屬于高脂肪的一類食物,配料表中肯定少不了油脂原料。不過如果您選擇的是添加起酥油、氫化植物油等類型的油脂,讓本來就高脂肪的月餅"雪上加霜"。因為起酥油、氫化植物油、人造黃油、植物奶油等名稱的油脂,除了跟其他油脂一樣帶來高能量之外,在加工的過程中很可能產(chǎn)生反式脂肪酸。而反式脂肪酸致人肥胖的能力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比普通脂肪要高,而在體內的代謝卻慢得多!
三、購買低脂低糖月餅,需要看懂營養(yǎng)成分表
傳統(tǒng)月餅的高糖高脂問題一直讓人糾結不已,尤其是對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患者而言,簡直是望而卻步。近年來低糖低脂的月餅迎合了營養(yǎng)時尚的需要。不過什么樣的月餅才可以標注低糖低脂呢?
這就需要消費者選購的時候一定要留意食品標簽中的"營養(yǎng)成分表"。
合理控制對能量和糖的攝入量:每日建議需要攝入的基本營養(yǎng)素的參考值,如下表:
營養(yǎng)素 |
每日營養(yǎng)素參考值%(NRV%) |
能量 |
8400kJ/100g |
蛋白質 |
60g/100g |
脂肪 |
≤60g/100g |
碳水化合物 |
300g/100g |
鈉 |
2000mg/100g |
舉例圖示:
四、選無糖月餅要有"火眼金睛"
如果某月餅標簽上聲稱"無糖",一定要注意辨別標簽上宣稱,如"無""不含""低"的信息,含量要求如下:
無或不含反式脂肪酸 |
≤ 0.3 g /100 g(固體)或100 mL(液體) |
無能量 |
≤17 kJ/100g(固體)或100ml(液體) |
低能量 |
≤170 kJ/100g固體,≤80 kJ/100ml(液體) |
無或不含糖 |
≤ 0.5 g /100 g(固體)或100 mL(液體) |
低糖 |
≤ 5 g /100 g(固體)或100 mL(液體) |
舉例:
"無糖"并不是產(chǎn)品中沒有糖。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能替代蔗糖的甜味劑品種。
"無蔗糖""不等于無其他單糖(葡萄糖、果糖、半乳糖)或雙糖(乳糖、麥芽糖等)。而無糖又不等于無糖醇等甜味劑。
五、特價月餅警惕油脂氧化變質
特價是一個吸引人的噱頭,不過很多月餅特價的背后往往是距離保質日期越來越近。月餅是高油脂的食物,生產(chǎn)出來的時間越久,脂肪發(fā)生氧化變質的可能性越大,對心血管損傷很大。接近保質期的月餅購買太多,消費者往往給自己一個"馬上過期"的壓力,無形中導致吃得多,導致能量過剩。
另外很多路邊攤的"露天月餅"由于沒有明確的保質期,再加上與空氣直接接觸,油脂發(fā)生氧化變質的幾率更大,不建議購買。